您好!欢迎来到生态环保健康网

会员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购物车| 微动态| 搜索| APP| 签到领奖|

  •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10-57160801
    • 手机/微信:133 6633 0127
    • 微信公众号:生态环保健康网
    • 邮箱:hbcinic@163.com
    从教育的观点看《明日的农场》
    2017-08-18 07:11:40 720
  • 收藏
  • 管理

    作者:陈脩平,(台湾)财团法人人智学教育基金会出版小组召集人

    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患有疾病的。肉体与精神气质之间、个人才能与命运业力之间的纠葛、不协调都会致病。教育因此也有疗愈的功能,在恢复人和宇宙之间的和谐,在寻求人与自己精神之间的共振。

    第一所华德福学校设立之后,人智医学及BD农业的理论宣讲和实务推行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教育、农业、医学是支撑全人发展的鼎立三足,三者都各有预防也有医治的效能,三者也都与人类的身、心、灵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日的农场》作者之一史蒂夫‧麦克费登在为人智学教育基金会所推出的该书中译版序里写道:

    BD农夫们了解鲁道夫‧施泰纳的理念,他认为道德意念是人类本质的基础。他并指出人类心魂便是道德与善行的根源,然而,在人类演进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走上歧路,偏离了天赋本能而来的善念,产生错误、伤害、不道德或邪恶。

    施泰纳认为“这是营养造成的问题。我们今日的营养不足以滋长人类的力量,让灵性展现在物质生活里。思考与意志、行动之间的桥梁产生断裂。作为食用的植物里已不包含人类所需的力量。”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崔葛‧果戎则写道:

    当我们要创造未来的农场与农业文化,我们需要找出“营养”的目标是什么。除了维持身体基本功能,我们希望营养能达到什么的效果?食物除了维持我们物质身体的健康,又如何有助于我们灵性力量的发展,使其以最佳的方式发挥功能?如果只因为今日的男性女性平均寿命较以往更长就说现在的食物质量比较好,实在是一个不怎么样的论点,因为真正的重点是在生命的状态。人一生想要达成什么呢?我们真的百分之百的掌控自己的思考、情感、意志吗?我们的灵性能力日益钝化,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自由意志上。一般来说,现代人有强健的意志力,但他们的生命缺乏方向和创意;意志没有被导引到为创意服务的方向。在我们周遭可以观察到各种意志力薄弱以及道德缺失等乱象,或许都跟我们普遍食用低质量的食物有关。

    土地的健康影响着人类的营养,也牵动着人是否能自由地思考与感受并实现个人的意志。关怀下一代而送孩子来到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不能不一并关心我们所立足的土地和农业。

    当然,《明日的农场》不止于此:

    当这些道德层面的理解真正实现并开展出来时,人们在农场里立足在大地上,在当地风土的认识和四时节气的体察之中安居乐业。自然环境不止是被保护,也被开发出更高层次、更健康的活力。我们也可以说,在这个伤痕累累、严重污染的大地上,明日的农场就像一方绿洲,守护着环境健康。透过农场的作物和产出的食物,清净无染的生机活力由大地焕发,照耀在植物、动物到农场周边的社群人们身上。

    慈心现在有一小块教育农园,社群农夫平日以BD农法照顾这块土地,并与学校老师合作,共同提供农耕课程给慈心的学生们。这个教育农园除了守护慈心的孩子以外,也是我们迈向社群支持农业(CSA)的起点。

    我们为什么需要新的、明日的农场?史蒂夫在中译版序里提出了至少七项的正面效益:

    1. 直接提供清净新鲜的食物给居住在农场周围的人们,其所包含的不只是营养成份的物质,也包含了生命力。

    2. 为人类提供在大自然里、健康、有尊严的工作机会。

    3. 建构健康的关系之网,环绕着与每个人相关的大自然。

    4. 教导至关重要的道德价值。

    5. 成为环境里的绿洲,散发着健康的光芒。

    6. 以更直接和公平的互动关系连结大众和生产食物的人们,也连结了人类与供给食物的大地

    7. 有机耕种和生机互动、社区农场阻绝了二氧化碳,它是造成全球气候变迁元凶。

    每一个农场就如同每间学校和每个社会,都有三重性的本质,也呼应着华德福教育创始者施泰纳博士所提出的人类三元性。《明日的农场》里也介绍了在人体、农场、组织里都运作着的三元性本质:

    我们基于三个理由需要农业:健康的食物、健康的环境、文化与教育。我们必须清楚认识这三个需求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所以在建立未来的农场时,我们必须确保这些需求都能受到关照。因此,形塑明日的农场需要下列三个驱动力。

    首先是基本的灵性动机:地球上的生命年复一年自我更新、重生,人类因而得以安全地出世并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实现个人与集体的灵性命运。

    第二,社会动机:土地运用的方式要让每个人得到健康的食物、木材以及布疋,无论个人的生命境遇为何,都要能取得适当的数量。

    第三,经济动机:此动机使所有其他的目标变得可能,这也是明日的农场之基础概念。明日的农场必需以符合经济效益的方式发展,产出更多,而且朝向更多样化的方向,以成为在地社区的主要食物来源。这种多样化与产出应该是从农场生命体的内部开展出来,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达成…换句话说,一个农场的经济理想是它本身内部就能够达到并维持高生产力,除了自给也能有剩余以供应社区…。

    华德福教育逐渐在这个岛屿站稳脚步,各地的人智学圈开始推动人智医学和BD农业进入学校社群,希望让教育、农业、医学这三足能真正鼎立,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真正活出人类的理想形象。

    关于《明日的农场》

    “当人们开始犁田,其它的艺术随之而来。因此,农夫成为文明的建造者。”

    人类文明诞生在地球上,倚赖大地出产的果菜谷粮为生。即便进入太空探测、奈米科技、人工智能的世纪,人类的存活依然离不开大地和农业。当历史的洪流将工商经济带入人类生活,我们与土地和大自然的关系产生质变。农业,成为割舍不去、却乏人问津的一门技艺。食物,虽是生命必需,却在豪奢美味、成份不明、和工业式生产的刀俎之间游走。

    本书以美国的经验为模板,九个充满开创精神的农场,其建立、转型、困顿、思索、突破、成长,前后十多年的故事追纵,足以引领我们踏上“明日的农场”追寻之路。无论是社群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生机互动农法(Biodynamics,BD)、合作经济(Associative Economy)、农场的组织架构、产销协调、财务安排等,本书提供了先行者的实践经验。双脚踩踏泥土、双手抚摸植物照顾牲口的农夫们,亲口娓娓道来每日工作的甘与苦。

    过去,农业接生了人类文明。未来,明日的农场、充满意识和进取心的农夫仍然代表着人类在自然界里工作。我们若能与明日的农场、未来的农夫通力合作,或许能挽救地球的环境危机,重拾人类精神的强健饱满,维系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

     

     

    文章来源:财团法人人智学教育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anthroposophyyilan.org.tw/learn/edu/content-2549.html

     

     

     

     

     

    推荐阅读;

     广西稻鸭米梁湄雨:在困惑中不忘前行



    上一页:精准扶贫的新路子:田园综合体 下一页:一个软件工程师和他的生态枣园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